前言
日常生活中,我们常常听到关于酒精的神奇功效,比如用白酒涂抹伤口、用啤酒擦拭碗筷等。这些做法真的有效吗?酒精的效果并非如人们想象的那样神奇。本文将从酒精的化学原理入手,分析为什么酒精并不能替代医用酒精,以及白酒等酒类产品为何不适合用来消毒。
一、酒精为何具有消毒作用?
在化学上,酒精中的乙醇分子能够与蛋白质发生反应。在与细菌、病毒等微生物接触的过程中,乙醇分子可以使微生物中的蛋白质变性凝固,从而达到杀灭的目的。酒精的消毒能力与其浓度有密切关系。
75%的酒精效果最好,这也是医用酒精的浓度。如果浓度过低,则酒精凝固蛋白质的能力不强,消毒能力也会受限。若是浓度过高,酒精凝固蛋白质的能力又太迅速太强,表层的蛋白质首先被凝固而成一个“保护膜”,乙醇分子就被挡在了外面,进不去,能拿人家怎么办?
但是75%的酒精就不一样了,75%的乙醇和25%的水分完美结合,刚好与细菌、病毒的渗透压相似,在蛋白质凝固之前乙醇分子已经渗入里面了,然后随着所有蛋白质脱水凝固,也就被杀死了。
二、白酒为何不适合用来消毒?
1. 浓度不够
既然酒精的消毒能力与其浓度有关,那么白酒的浓度够不够呢?
白酒作为古老的一种蒸馏酒,其在市场上已经存在了多年,也衍生出了许多品种。但总体上白酒还是可分为:高度酒、中度酒、低度酒三种,其中的度数对应着白酒含有的酒精浓度,即度数越高浓度越高。然而在现实中,即使是高度白酒也不会超过65度,也就是说白酒的酒精含量较高只有65%,根据之前的分析,这样的酒精浓度不可能有理想的消毒效果。
2. 成分复杂
乙醇和水分是白酒中的主要成分,占到了90%左右的分量,然而决定酒的风味和质量的却是另外的1%~2%,包括醇、甲醇、多元醇、醛类、羧酸、酯类、酸类等在内的多种有机物。这些物质对细菌、病毒的作用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,有的甚至可能会起反作用,让擦拭处的细菌、病毒增长更多。
综合来看,用白酒不仅无用,还可能会有害。我们最好是改变“白酒能消毒”的观念。其他的酒类产品也是如此。如果没有医用酒精在身边,不妨使用碘伏、碘酒等消毒产品,它们的效果也不错。
郑重声明:
以上内容均源自于网络,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、研究或者公益分享,非商业用途,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,请联系删除,客服QQ:841144146
相关阅读
探秘青州劲品酒业:揭开劲牌健康白酒产业园的神秘面纱
2025-08-22 02:21:54贵州一帆风顺52度浓香型-贵州茅台一帆风顺白酒
2025-08-21 02:14:07两百元一瓶的白酒,250元一瓶酒
2025-08-15 02:25:48汾酒30真假辨别真伪
2025-08-15 01:43:16贵阳茅台大厦为什么不拆-贵阳茅台大厦怎么了
2025-08-12 01:09:5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