众人皆知,人向来好客,尤其中原人一直以热情好客著称,逢年过节,或遇有亲朋相聚,通常要摆设酒宴相庆。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和酒文化。“鱼头酒”就是这座文化花园中的一枝奇葩,俗话说:无酒不成席,无鱼不成宴。
在酒桌上,当一道鱼菜上桌时,总会提到“鱼头酒”。在民间,“鱼头酒”有许多不同的版本和讲究,宴请宾客时,通常要上条鱼作为一道主菜——意味着“年年有余”。将鱼盘放在酒席正中央,鱼头对着谁,谁就要先喝酒,鱼尾对着谁,也要陪着喝酒。然后喝鱼头酒的客人先动筷表示谢意———意为剪彩,此后其他人才能动筷吃鱼,为酒宴增添了很多情趣。鱼头摆放时一定对准席中的主宾或年长者,客人要喝三杯酒,否则就是对主人的不尊重,这就是所谓的喝“鱼头酒”。(
花式鱼头酒,你得这样喝!
不仅如此,人们已经把鱼头酒喝出了更多的“花样”和深意!
有句话叫“头三尾四,脊五肚六”,即鱼的这四部位对着谁,谁便要喝几杯酒;
若有人把鱼眼睛夹给谁,谁便要喝3杯,此谓“高看一眼”,鱼两只眼睛,便是6杯;
若有人把鱼脸(即腮)夹给谁,谁便要喝2杯,此谓“赏个脸面”,鱼左右两腮便是4杯酒;
其间若有谁把鱼的背鳍夹给谁,谁便要喝3杯,此谓“一帆风顺”;
把鱼尾夹给谁便是“委以重任,娓娓动听”,需喝2杯;
鱼肚下面的鱼翅夹给谁可谓“展翅高飞”,又是3杯,如能把四个鱼翅都打发出去,便是12杯;
有人从鱼肚子里夹出的肉送与谁,意为“肝胆相照”,同饮2杯,即4杯;
有时为了凑热闹,把鱼肚皮所指处,定为“心腹之人”,脊背方向是“背靠大树好乘凉”;
“望子成龙”、“早生贵子”,“多子多福”等都是用鱼做文章常用的行酒令,都是从鱼肚子里夹出一块肉来送与别人;
鱼菜渐凉,可用一句“团团圆圆”同饮1杯,然后吃鱼。(
有时鱼头对着的主宾不想喝鱼头酒时,就用筷子捅捅鱼嘴“大家通通都喝”,然后便同饮1杯后吃鱼。
有的人不能喝酒,却又被鱼头所指,可以用筷夹片菜叶盖上鱼眼,这叫“一概(盖)不论”,随便大伙咋喝吧。
鱼头酒,与王共享!
据说在商朝第四代帝王太甲即位时,大宴群臣,宴中,大臣伊尹为表心意,献上陶制鱼头形佳酿一坛,高声颂道:“鱼头酒,与王共享!”遂将佳酿分饮,举坐皆喜。此后,鱼头酒方有荣誉、地位象征之说 。
郑重声明:
以上内容均源自于网络,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、研究或者公益分享,非商业用途,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,请联系删除,客服QQ:841144146
相关阅读
中国白酒文化巡礼:地域特色与风味解析
2025-08-24 02:21:38探秘青州劲品酒业:揭开劲牌健康白酒产业园的神秘面纱
2025-08-22 02:21:54贵州一帆风顺52度浓香型-贵州茅台一帆风顺白酒
2025-08-21 02:14:07两百元一瓶的白酒,250元一瓶酒
2025-08-15 02:25:48汾酒30真假辨别真伪
2025-08-15 01:43:1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