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今天我们将深入探讨黄酒发酵的奥秘,特别是关于黄酒二次发酵的时间问题。黄酒作为我国传统的酿造酒,其独特的风味和丰富的营养价值吸引了无数酒友。对于黄酒的发酵过程,很多人还存有疑惑。我将为大家详细解析黄酒发酵的相关知识点,希望能帮助大家解决心中的困惑。
一、黄酒发酵最适温度
黄酒发酵的温度对其品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。黄酒发酵的最适温度范围为24摄氏度到31摄氏度。在将蒸熟的米饭通过风冷或水冷落入发酵罐中后,需要依次加入水、原料米量的百分之十的麦曲、发酵液体积的百分之十的酒母。这样可以使总重量控制在原料米三倍重的基础上,混合均匀,使品温控制在10摄氏度到12摄氏度。落罐10到12小时后,品温升高,进入主发酵阶段,控制发酵温度在30摄氏度到31摄氏度,利用夹套冷却或搅拌调节发酵液温度,使酵母呼吸,排出二氧化碳。
二、黄酒的发酵工艺
黄酒的发酵工艺主要包括以下步骤:
1. 浸米:将米浸泡在水中,促进淀粉的水解,从而糖化发酵的正常进行。同时通过细菌和酸化菌的自然作用使米浆水达到一定的酸度,使酵母繁殖发酵旺盛。
2. 蒸饭:将浸米蒸煮,使淀粉受热吸水糊化,有利于酵母菌的生长和易受淀粉酶的作用。一般蒸煮至饭粒疏松不糊,外硬内软,内无白心,透而不烂,没有团块,成熟均匀一致即可。
3. 晾饭:即为冷却过程,迅速把蒸熟后米饭的温度降低到适合微生物发酵繁殖的温度。
4. 落缸发酵:在酵母菌等多种微生物的共同作用下,将糖分转化为酒精,同时产生很多复杂风味物质的过程。
5. 开耙:即把木耙伸入罐内进行搅拌,因为在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和CO2,容易抑制酵母菌作用,导致发酵中止,因此要及时开耙,能有效调节发酵温度,同时能适当供氧,增加发酵活力。
6. 坛发酵:这时主发酵过程已结束,发酵转为后发酵阶段,在室温13-18℃下静置20天左右。
三、黄酒酿造工艺全过程
1. 糯米浸泡:根据天气来选择浸泡时间。夏天需要用冷水浸泡十个小时左右,冬天一般需要24个小时。浸泡好后,糯米一定要蒸熟,不是煮熟,因为糯米很黏。蒸熟后摊凉到20-30℃左右。
2. 酒曲添加:酒曲要占到千分之2左右(20斤糯米放20g酒曲),均匀撒在摊开的糯米上,再用勺子搅拌均匀。搅拌均匀后装在缸里密封发酵。
3. 发酵过程:在10-15度的温度下发酵48-72h左右,然后再加入酒。就是纯米酒,就是没有加入任何添加剂的、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的。如果想让黄酒酒度高一点可以加一些酒度高的纯米酒,比如53度的、30度的、20度的都可以。
4. 再次发酵:装完酒后,再次发酵,至少15天以上。如果想让口感好一点,可以发酵1-2个月。
5. 过滤消毒:用过滤布将粮渣过滤出来。然后再将酒水进行高温、消毒、避菌,因为未经杀菌的酒水里含有菌种,影响糖度,加大酒度。
6. 酒水加热:将温度计加热到80-85℃左右后多次沉浸在酒里,多沉浸几次。最后的酒是金黄色的,粮食的香味是很浓的。
四、发酵黄酒最佳时间
黄酒发酵的最佳时间通常在冬季,因为此时温度较低,有利于发酵的进行。七月制酒药,九月制麦曲,十月制淋饭,立冬之后方能开酿。这一过程也称“冬酿”。
五、黄酒发酵兑水比例
黄酒发酵糯米和水的比例最好是在1:1至1:1.5之间,1:2就过淡,口感不佳。10斤糯米配8两红曲的比例比较适宜。气温是影响酒质的一大因素。一般农历八月之后就可以做,八月酒称为桂花酒,九月酒称为重阳酒,十月酒称为阳春酒。八月酒大约酿制半个月就可饮,十月酒则要在一个月后。
六、黄酒发酵时间
黄酒发酵的时间通常在15天左右(温度控制在二十五度到二十八度之间)。黄酒发酵受环境和温度有关。制作黄酒一般要用专用的小米,一般市面出售的小米是煮饭煮粥用的。
七、黄酒怎么发面
1. 将面粉放入盆中,放入黄酒水和水,搅拌均匀。
2. 然后一直揉面,直到盆光、面光、手光,就代表面揉好了。
3. 揉好的面用保鲜膜包好,常温发酵即可,直到面团发酵到比原来大2-2.5倍,就代表发酵好了。
4. 发酵好的面,切成适当大小的剂子,然后做成小馒头即可。
5. 做好的馒头,放入蒸笼中,继续发酵10分钟,最后放入蒸锅中(冷水开始蒸),大约蒸12-15分钟,关火,然后不揭开锅盖,5分钟后揭开,这样做可以防止馒头塌陷。
就是关于黄酒发酵方法和黄酒二次发酵一般多长时间的全部内容。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!
郑重声明:
以上内容均源自于网络,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、研究或者公益分享,非商业用途,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,请联系删除,客服QQ:841144146
相关阅读
孔乙己黄酒:探寻中国黄酒文化魅力
2025-06-08 17:08:02古越龙山经典老酒真相大揭露
2025-06-07 17:58:08黄酒泡阿胶下奶的正确做法,让你轻松解决母乳不足问题
2025-05-22 20:32:08绍兴梁祝黄酒好吗
2025-05-20 17:19:17兰陵美酒珍品黄酒哪里有卖的,兰陵美酒18度黄酒4星
2025-05-14 13:42:04